冷香丸隐含的秘密,居然是薛宝钗最终结局?
上回说到,薛宝钗的病根叫热毒。
(资料图)
甲戌脂批认为是凡心偶炽、孽火齐攻导致的。
戚序批注认为是。
可问题是,脂批说的就对吗?
就真的是作者的原因吗?
要破解真相,我们就要看冷香丸的制作方法。
茫茫大士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
药引子从哪来的呢?
脂批注:卿不知从那里弄来,余则深知。是从放春山采来,以灌愁海水和成,烦广寒玉兔捣碎,在太虚幻境空灵殿上炮制配合者也。
这里问题来了,脂批知道的,真的是曹雪芹想写的吗?
曹雪芹肯定想不到书出版的时候还带着批注吧。
脂批完全补充了药引子的做法。
如果脂批的想法够好,曹雪芹删改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脂批的想法给加入剧情中。
显然并没有。
重要的药引子,曹雪芹没有理由让读者乱猜。
唯一的解释就是,
难点在下面可巧。
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
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么说来,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
注意,一年采花,一年晾晒,不是两年吗?
周瑞家的怎么算成三年呢?
这是作者故意的。
全是为了对应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
宝钗笑道:所以说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
除了雨水还要: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
以上为已知条件,求全部获取的时间。
是不是算不出来,遇上不走运的,可能10年都凑不齐。
可巧,偏偏就让薛宝钗给凑齐了。
然后,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
冷香丸用了花蕊、白糖、蜂蜜,味道肯定是甜的。
大概和云南鲜花饼馅的味道差不多。
然后咱们再算下,冷香丸做了多少颗。
制作冷香丸,需要48两花蕊,折算2400克。
水露霜雪48钱,折算240克。
蜂蜜60克,白塘60克。
一共用料2760克。
药引子应该不会太重,咱们凑个整3000克。
1颗龙眼10到20克。
那么做出来的冷香丸,大概在150到300颗之间。
按照红楼喜欢用12的习惯,240颗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
薛宝钗这药怎么看都得省着吃,吃完了没药引子,就只能干熬了。
而且这药对保存还有要求:
要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
为什么非要埋在花根底下呢?咱们先挖个坑。
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甲戌脂批写:末用黄柏更妙。可知“甘苦”二字,不独十二钗,世皆同有者。
戚序本批注: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两本批注相比,甲戌本的批注更简洁深刻。
戚序本则更通俗,显然不是一人所写,很可能就是抄书人戚蓼生写的。
总之,所有的批注都是不同读者对红楼的理解。
我们解读红楼,其实也是在给红楼做批注。
结合已有的批注和我们自己的分析。
冷香丸的吃法,还是在讲十二金钗的命运。
冷香丸是甜的,但要苦吃,就是说十二金钗,会先甜后苦,最终被吃。
被谁吃了呢?薛宝钗。
薛宝钗说完,周瑞家的就放弃做这个买卖的想法了。
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
那么薛宝钗用了多久制作出冷香丸呢?
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
她就用了一二年。
也就意味着,四个节气:
清朝的崛起是所有人想不到的,是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巧合之后造成的悲剧。
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
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
这个和尚是癞头,必然就是茫茫大士了。
那么为什么非得叫冷香丸呢?
咱们前文说香菱代表的明十三陵的香火。
冷香就是香火断绝,丸就是完蛋。
冷香丸映射的就是明朝灭亡,华夏文明的香火断绝。
薛宝钗天生有热毒,就是说满清对中华大地的窥觎之心。
要治她的病,只能冷香,也就是明亡。
既然有热毒,就该去北方寒冷之地,却偏偏南下。
以上就是代入家国视角,对冷香丸的解读。
下面我们再从薛宝钗的角度来看。
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
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宝钗的不治之症,居然就是咳嗽。
这也能叫病?这也要请便天下名医。
而且吃下去就好些了,也就是还咳嗽。
有朋友就说了,薛宝钗那么厉害,怎么在十二金钗之中呢?
因为薛宝钗也是个可怜人。
她最终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宝钗的结局,应该是冷香丸吃尽,咳嗽越发的严重,最终咳血而亡。
金簪雪里埋,雪未必是大雪,而是鲜血。
宝钗口吐鲜血,金簪掉落其中。
是不是也合情合理呢?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的分析,周瑞家的肯定想不到那么多。
还欲说话时。
忽听王夫人问:“谁在房里呢?”
这就引出周瑞老婆送宫花,林黛玉受委屈,这事是黛玉小气吗?
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