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小美人鱼》,实在是槽点满满。
故事情节中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就不多说了,毕竟是奇幻童话题材。但用黑人女演员替换白人角色、主打“美式政治正确”的《小美人鱼》,是真的在表达“反种族歧视”吗?鲨鱼在大海追杀黑人,这难道不是西方大殖民时代的纪录片吗?《小美人鱼》中的这一幕,是在说什么地狱笑话?
(相关资料图)
有些人或许会说,不要上纲上线,不要过度联系,《小美人鱼》用黑人演员,还是表达了多元价值和美好价值观的。我想说,真人版《小美人鱼》和“反种族歧视”根本就毫无关系。
同属迪士尼的动画版的小美人鱼,主角的形象是红头发的白人小姑娘。其实这个人设本身也是有政治含义的。
红头发,尤其是红头发的女性,在过去曾是欧美白人歧视、欺负的对象。红发歧视,是昂撒人对凯尔特人的种族歧视,为此故意创造出来的一个文化符号。
动画版小美人鱼,红头发的爱丽儿,是欧美历史上第一个正面美好形象的红发主角。某种程度来说,动画里红头发的爱丽儿,鼓励激励了很多红发女孩,是全世界红发女孩的骄傲和代表。
最近的好莱坞电影里,已经有3个红发角色用黑人演员演出了,这可不是巧合。
用黑人演员替代红发角色,那红头发的女孩,该怎么办?用被种族歧视的一个族群,替代另一个被歧视的族群,迪士尼是在表达“反种族歧视”吗?
美国好莱坞这样的白左操作,不仅是懒惰,这也是一种高高在上,对黑人族群恩赐式的羞辱。
真人版《小美人鱼》在选角上,也同样体现了“美式政治正确”背后的虚伪。
无论哪个版本的《小美人鱼》,推动故事爱情线的,都只有一个核心逻辑,那就是爱丽儿很美。那真人版《小美人鱼》的黑人女主角美吗?
如果迪士尼真的没有审美能力,或者真的想反对外貌焦虑,想推动多元审美价值观,那选这么漂亮的大美人,来演女巫变化的反派假公主,这是为什么呢?
迪士尼旗下不是没有很美的黑人女演员,迪士尼审美能力很强。他们就是故意的。这位黑人女演员和黑人群体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同时,他们却在背后又装好人又赚钱。
以前的美国电影是故事情节里埋藏着“美式政治正确”和“美式价值观”,前几年的好莱坞电影是给观众灌输“美式政治正确”和“美式价值观”时,顺带着说说故事。
最新上映的真人版《小美人鱼》,则想用“美式政治正确”和“美式价值观”来绑架观众:用黑人演员来饰演白人角色,不说好,不点赞的人,那就是“种族歧视”。
凭什么说《小美人鱼》是绑架型营销?就凭IMDB和烂番茄的评分。
《小美人鱼》的IMDB评分是7.0,但如果看打分细节,41%的人打了1分。
并不是IMDB学美国媒体统计奥运奖牌时那样特意采用“美式排行”,而是IMDB评分有加权和不加权两种模式,《小美人鱼》7.0的分数是实名认证用户的评分,打1分的41%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匿名。不加权的话,《小美人鱼》IMDB评分是4.7,比豆瓣的5.3分都低。
同样的道理,《小美人鱼》在烂番茄上,爆米花指数都95%了,这样的神口碑也是实名认证用户给的。
说《小美人鱼》不好,美国观众都得不具名的偷偷说;凡是用自己名字说话的账号,即便是批评《小美人鱼》,也只敢说故事没新意,服装造型特效技术不好,对《小美人鱼》的女主,都是极尽赞美之词,可以说都是“美式政治正确”的描边大师了。
这不是绑架型营销,是什么呢?美国老百姓也是吃这一套,《小美人鱼》北美首周末票房近1亿美元,成为北美周末票房冠军。
而与之对比的,则是《小美人鱼》惨淡的中国票房。我们可以预见,接下来美国媒体会针对这一点集体炒作,抹黑造谣中国有严重的种族歧视。
美国造谣中国的逻辑很简单:美国是有奴役黑人的历史,美国是有系统性的种族歧视,美国是有跪杀弗洛伊德的白人警察,但美国也拍了黑人女演员演的《小美人鱼》呀,美国票房好,这说明美国追求多元价值、肤色平权;中国票房不好,说明中国对黑人种族歧视。
其实这样的造谣都不用再等一段时间,如果我们看最近的新闻,美国媒体和政客这几天已经在挑拨中非关系了。这样的事情与《小美人鱼》上映同步,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凡是造谣中国的,都是美国人自己干过,或者正在干的事情。很典型的贼喊捉贼式的美式话语权舆论模式。我上周曾经用过索尔仁尼琴的名言来形容闾丘露薇的为人,现在看来,这段话用来形容迪士尼和美国政府好像也挺合适的。所以这里我索性就再回个锅,就以它来作为今天这个话题的结尾好了:
我们知道它们在说谎,它们也知道自己在说谎,它们也知道我们知道它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它们知道我们知道它们在说谎,但是它们依然在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