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三夏”大忙时节,我市各地多措并举,明确重点区域,高效精准推进小麦秸秆离田综合利用,让“生态包袱”加速转化为更多的“绿色财富”。
来到射阳县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农机手熟练地操作着机械,将散落在田间的秸秆卷入打包机中,一个个结实的秸秆捆包从车尾 “翻滚”而出,随着抓斗的起降,不一会麦田里的捆包就被全部装上货车,运往专门设立的秸秆临时收储点。
射阳县农业农村局四级主任科员陈乾峰:“今年夏(收)季节,我县调度投入秸秆打捆离田装备260台套、秸秆转运车辆370多台,参与离田作业的农机手、服务人员达600余人,6家秸秆收储中心,80个临时收储点全部运转使用。截至目前,已完成小麦秸秆离田作业20万亩。”
农作物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全市已形成较成熟的产业链,实现秸秆多途径、多层次综合利用。在众鑫农业公司,这里离田的秸秆经过一系列专业的程序后,摇身一变成了养殖户眼中的“香饽饽”。
江苏众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琴:“去年,我们秸秆利用11万吨,主要用于饲料、燃料、基料。今年,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合作增加了一条纤维素提取的生产线,预计比去年还能多处理5万吨左右。既帮助农民化解了‘三夏’时期秸秆处理的难题,也减轻了环境污染。”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沈补根:“这个是秸秆纤维粉,是麦草的秸秆纤维粉,它的细度应该超过了玉米淀粉,它的用途比较广,其中比较有前景的我们认为是可降解的材料。比如说像这个,它大概加了35%还加了其他一些可降解的原料,做成了表面光洁的材料,这个材料可以作为可降解餐盒的基础原料,它的特点就是完全降解,它还有个特点就是环保的压力非常小。”
秸秆变身成为绿色资源,既解决了企业秸秆原料需求问题,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环境污染。记者了解到,今年“三夏”期间,全市各地制订奖补政策,建立小麦规模种植点秸秆离田清单,落实秸秆离田机械装备和秸秆堆放场地,截至目前,全市小麦规模种植点秸秆离田80.70万亩,进度达9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