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方7味药,专治肩颈腰痛疼痛,缓解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_今日聚焦
2023-06-25 09:07:15 神希园

人们时常感叹,“ 人到中年万事休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疾病开始纷纷拜访“中老年人”了,尤其是 风湿性疾病,更是对中老年人“情有独钟” 。风湿疼痛看似很一般,实则有“锥心蚀骨”之感,不信吗?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先生,曾用“ 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 ”这样的语言来描述,其中痛楚,可想而知!对于风湿邪气作祟,金元名医李东垣创立了一个经典名方,治疗风湿疼痛,可谓是颇有效验,它就是 羌活胜湿汤 。

羌活胜湿汤究竟由哪些中药组成呢?据《内外伤辨惑论》记载,羌活胜湿汤由“ 羌活、独活各一钱,藁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五分,蔓荆子三分 ”等7味中药组成,但是《脾胃论》中也记载了羌活胜湿汤,不过药量略有差异。按照原方煎服方法,主要是用二盏水,煎去一盏,去渣,饭后温服。不过现代临床中,这个方剂的原方剂量太小了,可根据现代临床实践调整剂量,比如:羌活9g,独活9g,藁本6g,防风6g,炙甘草6g,川芎6g,蔓荆子3g,水煎服。


(相关资料图)

羌活胜湿汤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作用很强,那么它的配伍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玄机呢?全方以 羌活、独活为君药 ,主要起到散周身风湿、利关节而通痹,其中羌活祛上半身风湿,独活祛下半身风湿;以 防风、藁本为臣药 ,起到祛风、胜湿、止痛的作用;以 川芎、蔓荆子为佐药 ,其中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胜湿;以 甘草为使药 ,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全方辛温发散、祛风胜湿药为主,且能鼓舞人体阳气上升,因此服用后当微微发其汗。

羌活胜湿汤是一个治疗风湿的经典名方,其中 羌活、独活联用 ,是一大特色。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独活之名,但是却有“一名羌活”的说法,因此,古代本草中,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羌活与独活二药是含混的 ,对于羌活与独活的功效差异,最早见于隋唐时期的《药性论》。《药性论》认为,独活的主要作用是,“主中诸冷湿,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而对羌活的作用,却是“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手足不遂,口面歪斜,遍身痹”。

自《药性论》以来,羌活与独活虽然正式从本草学与中药学的角度分开了,但是,由于《药性论》早佚,因此在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含混不清的。虽然在《神农本草经疏》里,对于羌活和独活的用法,有了新进展,“羌活气雄”,“ 治足太阳风湿相搏,头痛肢节痛,一身尽疼 ”,“非此不能除”;“独活气细”,“ 治足少阴伤风头痛,两足湿痹不能行动 ”,“非此不能除”。又加上缪希雍的《本草经疏》中说“ 二药本一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 ”,于是又再一次回到原点。

但是,李东垣所创的羌活胜湿汤将羌活、独活联合使用,完美避开羌活、独活单独使用的各种争议, 不管羌活、独活是一种,还是两种,一起联合运用,必能发挥1+1>2的效果 。虽然,历代医家将羌活独活联合运用的,并不是只有羌活胜湿汤,但是最有名的,肯定是羌活胜湿汤。而且,自李东垣创方之后,历代医家对它十分推崇,而且还有在此基础上的增减方。

羌活胜湿汤的源流,虽然目前的文献认为是出自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但是进行追踪溯源,会发现它另有渊源。李东垣羌活胜湿汤的创制可能追溯到宋代《 普济本事方 》的芎羌散和《 女科百问 》的防风汤,芎羌散与防风汤的组成基本包含羌活胜湿汤药物组成,虽然主治证候存在差异,但功能都以散风为主[1]。的确, 芎羌散 由“羌活、藁本、防风、川芎、蔓荆子、甘草、当归、熟地、荆芥穗、旋复花、细辛、石膏、半夏曲”等中药组成,用于治疗“妇人患头风甚多,每发必掉眩,如在舟车上”,芎羌散没有羌活胜湿汤里的独活; 防风汤 由“独活、藁本、防风、川芎、蔓荆子、甘草、麻黄、桂心、杏仁、葛根、生地、防己”等中药组成,用于治疗“产后中,如角弓反张,口噤”,防风汤里没有羌活胜湿汤里的羌活。

对于羌活胜湿汤的临证加减,虽然在《 内外伤辨惑论 》里是蜻蜓点水,但是在《 脾胃论 》里却是浓墨重彩。这也充分表明,经过李东垣的临床实践之后,在后续写《脾胃论》时,对羌活胜湿汤有多了诸多心得。李东垣认为,如果 身重,腰沉沉然 ,可加黄柏一钱、附子半钱、苍术二钱;如果 腿脚沉重无力 ,可以加酒洗防己五分,轻者加附子五分,重者加川乌五分; 卧而多惊、小便淋沥 ,可加柴胡半钱,泽泻半钱;如果 频繁出现里急 ,可加当归; 肺胀膨膨而喘咳,胸高气满,壅盛而上奔 ,多加五味子、人参、麦冬以及少许黄连; 嗌痛颔肿,脉大面赤,耳鸣目黄,颈肩肘臂疼痛 ,加黄连、黄芩、人参、黄芪……

对于羌活胜湿汤,从诞生以来,它的主治病机其实一直演变,因此,有医者对它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归纳如下:羌活胜湿汤的主要病机为“外感湿邪侵袭手足太阳经脉”, 金代 李东垣以湿邪痹阻手足太阳经脉; 元代 朱丹溪提出羌活胜湿汤还作用于中焦,脾主运化水湿,辛温芳燥,运化脾湿且诸风药具有“风过水消”之功; 明代 诸医家主治风湿相搏,流于关节一身尽痛或湿邪郁久化热,着于少阳、厥阴,引动相火,卧而多惊之不寐; 清代 诸医家强调以微汗法祛风湿于外,同时加强湿邪从内外分消[2]。通过历代医家对羌活胜湿汤的加减化裁以及临床运用,表明它的受欢迎程度。

对于羌活胜湿汤,它的方药量效关系,也是值得研究的。有医者用过对羌活胜湿汤的功能主治衍变与剂量变化之间的关联分析,得出了一个规律:当方中的 羌活∶ 独活∶藁本∶ 防风 四味中药的比例为 1∶1∶1∶1 ,主治以脊痛项强、腰似折、湿流关节、卧而多惊等病证为主,如果这四味中药的配比以 2∶2∶1∶1 时,则主治以肩背痛、头痛、脊痛项强、遍身骨节疼痛、湿气在表、微热昏倦、风湿自汗、血虚肿痛等病证为主;另外还发现, 羌活∶ 独活∶ 藁本∶ 防风∶炙甘草∶ 川芎∶ 蔓荆子 这几味中药的配比以 10∶10∶5∶ 5∶5∶5∶3 出现的频次最多[1]。其实,关于方剂里的中药剂量配比,对于临床效用是有一定“左右”功能的,所以,在临床中,仍不失为研究方剂的一个方法。

对于羌活胜湿汤的现代临床运用,可用于治疗 骨科、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等22个病种 ,如颈椎病、关节炎、肩周炎、腰间盘突出、面神经麻痹、偏头痛、头痛、过敏性紫癜等;且本方配合针灸、艾灸、拔罐、推拿、西药等方法,还可用于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性水肿、带下症、牛皮癣、输卵管积水等疾病[2]。现代临床实践发现,羌活胜湿汤可用于治疗耳膜内陷耳聋, 突发性耳聋 ,崩漏,呕吐,腹泻, 坐骨神经痛 ,溃疡性结肠炎,额窦炎[3];感冒,筋膜炎[4]等疾病。

不过,目前比较遗憾的是,羌活胜湿汤的现代药理研究比较少。有研究发现,羌活胜湿汤单煎与合煎有明显的 抗炎 作用,羌活胜湿汤单煎与合煎有明显的 镇痛 作用,其镇痛强度未见明显差异[5],也就是说,目前来讲,羌活胜湿汤的药理研究还局限在抗炎、镇痛方面,但如果通过拆方就会发现,方中所含中药具有多元的药理用途,因此,对于羌活胜湿汤来说,不仅仅是要加强现代临床应用,更需要加强现代药理研究,以更好的发掘羌活胜湿汤的功效主治范围。

参考文献

[1]谭志强,熊和平,易腾达,等.羌活胜湿汤功能主治衍变与剂量变化关联考证[J].中医学报,2021,36(6):1350-1356.

[2]谭志强.基于古今文献探讨羌活胜湿汤方义衍变及临床应用[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21:1-82.

[3]段晓华,畅洪昇.李东垣传世名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4]李影,刘红宁,邓晓霞,等.试述羌活胜湿汤的临床应用现状[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3):113-114+124.

[5]陈玉兴,周瑞玲,崔景朝.羌活胜湿汤单煎与合煎抗炎、镇痛作用比较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1):15-17.

最新新闻: